青海西宁:税惠“福利”助推非遗老手艺焕发“新活力”
1.注重顶层设计,完善创新保护机制。检察机关围绕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,不断加强制度建设,突出对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和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,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。2022年,最高检出台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13条检察政策,要求探索建立支持创新的检察办案新机制,依法审慎办理涉科研经费、高科技人才各类案件,依法保护发展新动能。2023年,最高检出台《关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,要求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,加强商业秘密保护。各地检察机关通过发布指导意见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、搭建综合保护平台等方式,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综合保护质效。上海市检察院出台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服务保障的工作意见,全力保障上海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,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、价值链高效耦合,加大高端制造、智能制造、互联网产业等重要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。天津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建设基于区块链、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“津证云”电子数据存证平台,完善制度设计服务科技创新领域案件办理。